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专任教师 4771人
正高级 1768人 副高级 2182人
专业技术人员(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系列) 956人
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2449人
在校学生 67135人
普通本科生 33224人 全日制硕士 18021人
非全日制硕士(含在职攻读硕士)5104人 全日制博士 10163人
留学生 623人 (其中:本科生 446人,硕士研究生 103人,博士研究生 74人)
本科专业(办学权)141个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7个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4个
专业学位类别43种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
校园5个
广州校区(含南、北、东三个校园) 3个珠海校区 1个深圳校区 1个
附属医院10家
国际合作学院1所
国家级研究机构35个
省部级科研机构224个
地方研究院10家
重大平台10个
办学总经费增长迅速
2021年学校决算总收入99.74亿元人民币。
学校学科实力强,影响力突出
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我校11个学科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科优势
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院士(含双聘)2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00余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中山大学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深入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推动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的投入,逐步拓展“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服务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截至2022年9月,学校已有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4;7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办专业100%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经济、管理、工科、医科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在近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5;2021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已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3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116门;建有在线开放课程124门,其中51门首批入选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本校教师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的教材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另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各1项。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屡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及国内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生命科学竞赛、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赛道金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银奖、预防医学专业赛道铜奖。
人才输出质量不断提高
中山大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我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21年,近八成就业的毕业生前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超八成就业的毕业生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共有850名毕业生投身西部、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选择深造的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加,其中,国(境)内升学毕业生中约94%在“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等机构继续深造;国(境)外深造的毕业生主要前往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高校深造。 “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学风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021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40亿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增立项16项。2022年,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期获资助项目数1047项,立项数连续七年排名全国高校前三;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不含西部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不含专项)总立项数连续七年居全国高校前三。学校建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
医疗规模和实力居全国领先行列
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7家综合医院,3家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医院排行榜(综合)中,我校5家附属医院进入排名前100,肿瘤防治中心进入排名第27,附属第一医院进入排名第9;2021年度42个专科排行榜中,21个专科进入排名前10,6个专科进入排名前5,中山眼科中心在其专科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教授于2019年11月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校歌、校训、校徽
中山大学校训
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的。校训词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实际上以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为指导原则,使封建时代读书人不违背封建宗旨,成为封建主义的接班人。
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的变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展传统《中庸》思想,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把做学问与立志结合起来,所以对“博学”做出新的阐发:“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顾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纯粹古代的经书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国家大事。他所指的“耻”,不是指个人荣辱,而是指全体人民的荣辱。博学的指导思想从个人自身修养扩大到“当务之事”的社会大事,所以他作出学、问、思与立志的统一。顾炎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爱国主义者,故他对传统教育能按照新形势需要而做出新释。
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倡议在广东设立两所学校,一是黄埔军校,一是广东大学,以一文一武的学校模式,为造就“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可以说是近代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首先,孙中山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五者作为有机统一体给予新释,他所指的“博学”是指学生要学习“古近中外的知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实践,更值得重视的是,孙中山的“博学”而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志向而又有广大文化知识的人才。
其次,孙中山反对死读书的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他告诫青年,学、问、思、辨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学科学、发展科学,首要在于要明白任何科学的创造发明,不是靠书本知识,而是由于科学家长期考察心得贡献到人类的记录。可见孙中山的问、思、辨,是指人的学习认识方法,把“观察”和“判断”这两种近代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这显然也是创新的方法。
第三,孙中山把古代“笃行”发展为社会实践。
孙中山认为创办教育、是为了造就建设人才。广东不只要有一个岭南大学,而且必须要有“几十个岭南大学,中国必须要有几百个岭南大学,造成几十万几百万大学生”,但是学生学业成就之后,要“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变成富强”。这是学生的责任,到社会去发展聪明才智,这学与行,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由此可见,孙中山把造就振兴中华置于自己肩上的人才学校,作为“好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为社会服务崇高理想的人,育的是合格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启示的意义。
第一,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校教育的方向,孙中山强调为革命造就人才,我们今天应给予继承和发展。
第二,学校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孙中山强调学生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不要把学生造就成新的欺负人民的新贵,这表明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科学地发展学、问、思、辨和行的教育认识规律,孙中山强调在立大志的前提下发挥学、问、思、辨和行五者的辨证关系,表达了对教育认识规律的合理性,今天我们要坚持的是,在坚持教育基本路线前提下必须坚持广博的学识,独立的思考,分辨正确与谬误,批判抵制社会和国际的错误思潮,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
在社会主义开放与改革新时期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教育遗训,是时代赋予我们新任务。
中山大学校歌
中山大学校歌,创作于建校初期,由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作词,陈洪作曲。她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激励和团结中山大学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为贯彻中山大学创办人——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勤奋学习,奋发自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为了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倡导的爱国精神和亲笔提写的校训良好学风,并反映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与特点,为办好中山大学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在广泛征求校内外广大师生员工、专家意见基础上,组织了有关专家、教授和干部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一致同意原校歌的曲不变,对原歌词作如下修改,即将其中“国父手创”改为“中山手创”,将“三民主义”等四句,改为“博学审问,慎思不罔,明辨笃行,为国栋梁”,将歌词最后两句改为“振兴中华,永志勿忘”。
校徽是大学的象征,也是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要素。
中山大学校徽为圆形图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标准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标准全称,中间为海棠式洞窗图案。洞窗图案以国立广东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钟楼”为设计主体,运用中国园林的意境与现代的设计手法,借用园林中的海棠式洞窗与大钟楼外观组合成“中山”二字,洞窗内两边的树由大到小形成一个深远的空间,增强了层次感和立体感,中间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红棉花,意寓中山大学位于岭南地区。由建校年份“1924”形成的一条纵深大道,体现了中山大学深厚的学术积淀和辉煌的历史进程。校徽通常为标准绿色,代表生命、发展、永恒,象征着中山大学充满活泼、盎然的生机。